 |
 |
《小倩》是香港第一部2D+3D電腦動畫電影 |
香港CG電影十年回顧
The Last TEN Years...
by H2o, Friday, 27 July, 2007
回歸10年,對中國及香港來說是重要的日子,對本地CG業界來說,也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97年本地CG產業剛剛起步,98年《風雲》的熱潮卻造就不少人材投身動畫行業,各大小規模的動畫製作公司在這之後短短10年間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掘起,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正所謂10年人事幾翻新,本地業界發展也是一樣,由最初的兩強分立,到今天的百花齊放,期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藉得讓人回味。趁著香港回歸10周年,我們不妨為本地CG電影作一個小總結,回望一下過去10年,到底CG行業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如何的改變!
Cgvisual今次特意邀請H2o撰寫這篇《香港CG電影十年回顧》的專題文章,在此多謝他的拔刀相助。正如H2o所言,這也是他個人事業的10年回顧,10年歲月,由當初的毛頭小子,到昔日的中流砥柱,再到今天獨善其身,H2o的親身豐富經歷,正好見證著本地CG產業的興起及漸趨繁榮。

|
H2o
Freelancer,
Cg-forum.com Moderator
個人簡介: |
1997 |
還是一名學生,正擔任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的服裝設計 |
2000 |
加入 Menfond 是一名打不死的動畫師 |
2003 |
加入 Centro 為 Lighting & Texture Supervisor |
2007 |
為自由工作者,專接世界各地的 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工作 |
|
|
今年 — 2007年,到處都充斥著回歸的活動,應該慶祝嗎?
回歸 — 10年,這字眼讓我反思了這段時間做過什麼?
工作 — 動畫,是苦、是甜、是酸?
過去 — 歷史,應該遺忘、埋沒、保護?
文章 — 記錄,背後辛酸,有苦誰人知?誰人在乎?
小弟不經不覺在這十個寒暑裡,由學生到選擇走上CG行業這條路上,經歷了滄海桑田,有感而發,因而執筆寫下這篇《香港CG電影十年回顧》。
小倩 |
上映日期: 1997年7月31日 |
片長: 84分鐘 |
導演: 陳偉文 |
人物動畫導演: 遠藤哲哉 |
人物造型設計: 鍾智行 |
電腦動畫製作: 電影工作室 (Film Workshop) |
© 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
© 電影工作室 |
|
1997年
小倩
87年,徐克創造了《倩女幽魂》電影﹔10年後,徐克創造了《小倩》,香港的第一部2D+3D電腦動畫電影。原作的陰森恐怖被繽紛色彩所取代,然而主要角色如寧采臣、小倩、黑山老妖等等仍然保留,並加插原作沒有的角色,如小蘭、小狗金堅來讓故事表演更輕鬆,還有一些有趣的情節。
註: 鍾智行及陳偉文在此片之後加入了先濤數碼影畫製作有限公司工作
|
上映日期: 1998年7月18日 |
片長: 128分鐘 |
導演: 劉偉強 |
製作總監: 朱家欣 |
視覺效果、技術指導: 王健明 |
電腦特技製作: 先濤數碼影畫製作有限公司(Centro Digital Pictures) |
獎項: 最佳視覺效果(台灣金馬獎1998)
|
© 先濤數碼影畫製作有限公司
© 嘉禾電影(中國)有限公司
|
|
1998年
風雲雄霸天下
《風雲雄霸天下》改編自同名漫畫。電影在香港上映時大受歡迎,票房成績非常理想。當時香港CG製作仍在起步階段,但在戲中出色的電腦特技運用,成為往後同類電影的一個指標,意義非常重大。(很多人就是被這部電影吸引而加入香港CG業,包括筆者在內。)
當年主要以 PowerAnimator (Maya前身)和Softimage|3D (XSI前身)來製作模型及動作,而排雲掌的水珠、火麒麟身上的火焰則以Dynamation製作。火麒麟的 rendering(渲染)更用上了Renderman (以筆者記憶所及,這是本港首次用上 Renderman的電影),合成及調色方面則使用Domino System。工作的電腦都是SGI Octane Workstation,配備了256 MB RAM及9GB Harddisk。(對於現今的 animators,看見這些配置應該覺得很不可思議吧!) Rendering Server更加價值連城,是一台百萬港元的SGI Onyx 10000,可見現在做動畫的成本的確低了很多。
補充多一點,當時的視覺效果剪接是彭發﹔分鏡本設計為鍾智行、馮慶強和陸偉昌﹔現時 PolyU SD的lecturer – Kenny Chow也是當時的animator 之一。當年的 animators很多都已成為今天本港業界的中流砥柱了。
*風雲雄霸天下的製作資料,來自 "電腦傳藝" 第43期 |
上映日期: 1999年2月12日 |
片長: 121分鐘 |
導演: 谷德昭 |
視覺效果、技術指導: 黃宏顯、黃宏達 |
CG Director: 羅偉豪 |
電腦特技製作: 萬寬電腦藝術設計有限公司(Menfond Electronic Art) |
© 嘉禾電影 (中國) 有限公司 |
|
1999年
玻璃樽
雖然《玻璃樽》沒有像《風雲雄霸天下》牽涉大量的特技畫面,但是以香港的市場來看,擁有豐厚資金拍攝大量CG的電影本就不多,始終以CG來潤飾或加強畫面效果比較化算,這造就了另一間本港CG Production公司的掘起 — 萬寬電腦藝術設計。 |
上映日期: 1999年7月17日 |
片長: 116分鐘 |
導演: 劉偉強 |
電腦特技製作: 先濤數碼影畫製作有限公司(Centro Digital Pictures)
|
獎項: 最佳視覺效果(台灣金馬獎1999) |
© 嘉禾電影 (香港) 有限公司 |
|
1999年
中華英雄
在《風雲雄霸天下》大收之下,電影公司想繼續以此類題材賺多一筆,結果曝露了香港電影的弱點 — 要快而犧牲了質量。事隔了一年,CG技術上的確比《風雲》更仔細,但是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再加上很明顯導演不顧CG 的製作難度,而沒有好好溝通底下,倉卒拍攝了事。在最後自由神像一場,動作不連貫及凌亂,是最明顯的例子。 |
上映日期: 1999年11月25日 |
片長: 112分鐘 |
導演: 陳德森 |
視覺效果指導: 黃宏顯、黃宏達 |
電腦特技製作: 萬寬電腦藝術設計有限公司(Menfond Electronic Art)及 Stargate Films Inc. |
© 寰亞電影有限公司 |
|
1999年
紫雨風暴
此片在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囊括了6個獎項,本身製作的質數之高及認真程度可見一班。之前也提過香港很多電影需要CG或者電腦調色來加強畫面效果,這套電影就正正結合了好的劇本+攝影+CG的結晶品,為觀眾帶來賞心悅目的享受。 |
上映日期: 2000年02月03日 |
片長: 105分鐘 |
導演: 劉偉強 |
視覺效果指導: 黃宏顯、黃宏達 |
電腦特技製作: 萬寬電腦藝術設計有限公司(Menfond Electronic Art). |
© 永盛娛樂有限公司 © 最佳拍擋有限公司 |
|
2000年
決戰紫禁之巔
經過多年拍攝CG電影的經驗後,導演劉偉強在《決戰紫禁之巔》一戲中,無論鏡頭移動、場景配合及故事完整性均比前作《中華英雄》為佳。而且也明白一個道理,用實境是最好的,所以此片在國內拍攝,加強真實感。CG則負責製作一些刀光劍影的效果,以及wire-removal等工作。此片屬趕拍之賀歲片,整體而言算是不錯。 |
上映日期: 2000年07月06日 |
片長: 120分鐘 |
導演: 李安 |
電腦特技製作: 亞洲傳奇有限公司(Asia Legend Limited)、Blue Sky Studios、CFC、Manex Visual Effects (MVFX) |
獎項: 最佳視覺效果(台灣金馬獎 2000) |
© 哥倫比亞 (亞洲) 有限公司
© 縱橫影視國際公司 |
|
2000年
臥虎藏龍
在奧斯卡金像獎中,拿到4個獎項,實在不簡單。整個電影舞台都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取景,以中國傳統建築及天然景色為背景,使外國觀眾大開眼界。此片的CG製作以Blue Sky、CFC和MVFX為主,香港的亞洲傳奇公司則負責 wire-removal的工作。 |
注意: 版權所有,未經受權,不得譠自轉載。
如任何網上媒體或雜誌有意轉載,請先電郵www@cgvisual.com聯絡查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