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ONSTRUCTION OF THE FORMER HARBOUR
《十月圍城》製作專訪
Chatting with KoFai, FATFace Production Ltd.
by Zu & Blackcat, Thursday, 20 MAY, 2010
 |
圖片取自《十月圍城I》新浪官方網頁 |
今次製作《十月圍城》與《風雲II》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手法,《風雲II》講求虛幻唯美,而《十月圍城》則著重寫實細膩,兩者難度可謂各擅其長。
|
FATface Production Ltd.
FATFace於2004年中成立,是一間CG特技製作公司,除了電影之外,他們同時亦負責商業廣告及音樂錄像幕後製作。於2007年,他們憑著電影《鬼域》於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視覺效果一獎,3年後,FATface再下一城,憑著《風雲II》勇奪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他們曾參予過的電影包括《十月圍城》、《風雲II》、《投名狀》及《畫皮》等。另外陳奕迅《猜情尋》及何超《地獄廚房》音樂錄像、Canon IXUS、國泰啟德少年、Now Sports廣告同樣出自他們手筆。
:: 有關Fat Face(可參閱舊文)
|
|
|
《十月圍城》作為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大贏家,電影中為人津津樂道的舊香港景及維多利亞港原來又是出自FATface的手筆。電影中出現的維港、背後的山麓、船舶、帆船以及孫中山登岸的舊碼頭等都是以CG重新製作,目的就是為了重現昔日舊城面貌。對於FATface的創辨人高輝來說,今次製作《十月圍城》與《風雲II》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手法,《風雲II》講求虛幻唯美,而《十月圍城》則著重寫實細膩,兩者難度可謂各擅其長。
《十月圍城》由陳可辛監製,而高輝之前製作《投名狀》時己與陳可辛合作過,因此兩人頗為了解對方的做事方式。而陳找高輝的時候,電影其實已經安排了於聖誕檔期上映,當時剩餘時間只有4個多月,於人手及時間有所限制下,高輝應承只負責電影中難度較高的CG鏡頭,好讓他們可以更專注於重建維多利亞海港之上。而其他如煙霧及放箭等效果則由陳委托另一間公司去負責。由於製作《十月圍城》時正值《風雲II》結尾的製作高峰期,因此高輝刻意抽掉公司的3ds Max組去製作們今次電影,而《風雲II》的結尾則全以Autodesk Maya組去負責,好讓兩者可以同時進行之餘,並更有效率去工作。
對FATface來說,今次的挑戰除了是只有短短的4個月製作期外,高輝與他的團隊面對的還是要製作出一個超真實的場景。「特技鏡頭不算多,但要做得很迫真就很難,每個detail都不可馬虎,尤其是一個我們每天都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海港。」要做出如此真實的場景,充足的資料準備必不可小,FATface走遍各大圖書館及海防博物館去翻查昔日香港的原貌,並為此多次作實地考察,去紀錄陽光於不同時間的照射角度,而及今昔山景和海岸線的變化等。正如高輝所講,單是一個鏡頭的資料理搜集,已可比得上《風雲II》的一場戲,可見製作之認真程度。
製作維多利亞海港,最難的地方就是山與海。「我們嘗試過分別以Autodesk 3ds Max及Autodesk Maya去製作海水部份,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最後我們決定集兩者之長混合製作,再配以真實片段。而山的部份我們最初嘗試以matte painting去製作,但感覺效果不夠立體之餘,而山與光之間也像沒有任何聯繫,因此最後都決定以建模加實境去製作,期間我們想盡辦法以不同的方式去試驗,務求得出最理想的效果,一個鏡頭可以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去製作,於這4個月期間,對於很多同事來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注意: 版權所有,未經受權,不得轉載。如任何網上媒體或雜誌有意轉載,請填寫有關表格聯絡:按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