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SECRET OF THE WARLORDS (page 3/5) (continue)
An Interview with KoFai, FATFace Production Ltd.
拍攝經驗
CGV:在製作上你們有沒有專門預備什麼特別方案去應付不同的場地拍攝工作?
KoFai:其實在事前我們已經想好了各種各樣的方案,去應付如此大型及緊張的拍攝工作,例如由於現場的風沙很大,在處理chorma key(綠/藍螢幕)上其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預先準備了7輛早已掛上chorma key布幕(綠/藍螢幕)的貨櫃車在現場,去幫助我們應付有關特技製作工作。
其實導演在今次安排上除了給予我們很大的自由度外,在資源分配上亦很充足,因此縱使製作時間不長,但我們在實際上是應付自如的。
CGV:會否有很臨場應變的製作要求?
KoFai:會,因為其實有很多東西要在現場拍攝時才知道的,好像電影武術指導程小東,有很多動作場面都是他在現場才設計的,因此當他設計了一連串動作鏡頭後,我們便會商量有關製作方法,並提供不同的處理方案,去討論及尋求出最好的解決方法。以往別人總是批評香港製作的pre production(前期製作)不夠,其實我覺得只要你給予香港的工作人員充裕的時間,他們一樣可以製作出超水準的作品。而且香港的製作人員其實是很醒目的,好像我和小東在商量一些製作事宜的時候,道具組的頭頭會很自覺地走過來我們身旁聆聽,有時候根本我還沒作出任何指示,道具組的同事已經把我希望要的東西準備好。我會覺得香港負責道具的同事們是很利害的,而且除了驚訝他們的高效率之外,他們很多時候亦會在製作上為我們提供很多解決方案,好像演員所拿的刀劍在相撞時的自動灑血裝置便是來自他們的設計,因此我對他們只能用3個字來形容,就是"快"、"靚"、"正"。
CGV:可以講述一下在國內拍攝時的過程及經驗嗎?
KoFai:由於是AB兩組分開拍攝。因此我會安排每邊兩個supervisors,而我自己就經常兩邊來回,至於我會留在那一邊,則視乎當日製作的重要程度,例如A組正在拍攝master shot(主要鏡頭),那我肯定會留在那裡。同時我亦要經常留意CG特技的數量是否平衡,即是說要是我發覺需要用到3d製作的特技數量突然間暴升得利害,那我可能就要考慮某些特技效果是否轉用2d手法去取代,否則當回到公司做後期的時候,才發覺3d組的同事忙得不可開交,而2d組的同事則很清閒,那時就真的為時已晚了。所以,整體上3d組和 2d組之工作量相約。
CGV:你們是如何分配香港同事的工作安排?
KoFai:當我們在國內進行拍攝工作的時候,香港的同事亦同時在做不同的測試,尤其是有關crowd system(人群系統)的特效製作部份,和motion上的一些測試。其實我們在之前已經和導演進行過會議,並達成了共識。例如對於crowding(人群)的要求,他們要不要士兵有互動?要不要他們懂得彼此打架?還是只需士兵往前面衝鋒陷陣便可?以上問題我們都要在事前考慮清楚。另外就是環境選取方面,最後我們選了一個平坦的location(場景)來進行,因為這都會直接影響到將來,我們加進CG士兵群後的效果,而這也是我們選用Maya的particle去處理今次crowd system(人群系統)的其中一個因素。
CGV:你們是如何與電影公司或導演方面溝通的?
KoFai:這就是我之前所提到的一種信賴。在合作之初,我們需要導演了解到我們是什樣的一間公司,我們保證會用盡所有的精力去完成這份工作,但同時導演亦要理解我們公司只是一間12至13人規模的公司,即是始終在資源上是有限度的,因此在製作上肯定是要有所取捨。在最初會議的時候,們已經與導演商議過那些鏡頭會是他的first priority(首選),即是他覺得最重要的,又有那些鏡頭是比較沒那麼重要的,我們心目中會排了先後次序。對於一些所謂的master shot(主要鏡頭),我們會集中精力預備及製作,至於一些屬於可有可無的特技,我們則會用最快速的方式去完成。
合作感受
CGV:可以談一下和陳可辛導演的合作的感受?
KoFai:我覺得陳可辛是一個很懂得取捨的人,他的思維很清晰,很懂得分配工作,對於自己要拍什樣的一套電影很清楚。香港CG電影經常犯的老毛病就是特效太多。甚至淹蓋了故事本身,變成過猶不及。其實我也頗為佩服導演,具那麼大魄力去完成如此大型的製作,雖知道一個成功的導演除了要懂得講故事之外,另一樣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知人善用,並懂得掌握管理要訣,而陳可辛在這方面就很表現得出色。他的崗位是一個decision maker,就是做決策者,至於實際上的工作,則分別交予各自行業的專業人士去負責。
CGV:導演陳可辛有沒有對你們有什麼特別要求?
KoFai:導演與我們第一天會議的時候,已經提出了希望今次的特效可以做得比較含蓄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出來的效果可以像沒有特效一樣。在最初的時候,導演對特技製作的信心其實並不是很大,同時他希望電影的真實感可以重一點,因他恐怕出來的效果如果太過虛假或浮誇,觀眾難以投入到電影世界裡面。不過另一方面,由於今次製作太過龐大,牽涉範圍太廣,簡單如士兵噴血的特效數量已足夠導演頭大,因此沒有特技幫忙,似乎也成不了事,所以他亦只好迫不得以地找上我們。經過前期數次會議後,我們了解到導演的顧慮,因此於此次電影中,特效的角色只是作為故事的配角,我們盡量不讓它太過著跡,以免蓋過故事本身的戲劇性。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們今次製作沒多大難度,其實難度是來自壓力上而非技術上的處理,尤其是你要製作的是不像特技的特技就殊非易事。
CGV:導演陳可辛在今次電影《投名狀》的特效製作上的意見及改動多不多?
KoFai:不算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只是去過我們公司一兩次,之後就是我們把整套電影特效做好交貨。其實我覺得合作最重要的事是,兩方面的互相信任,我們要了解彼此可以給予怎樣的東西對方。由於在前期我們已開了數不清的會議,基本上我們對導演的要求及方向都已經很了解,再加上在拍攝期間導演清楚了解到我們的投入度及處事能力,因此他基本上都很信任我們。
CGV:和程小東(武術指導)合作有什麼感受?
KoFai:由於導演在最初的時候已經強調要求真實感,再加上我們的看法始終和武術組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分歧,因此我們特技組如何和他們配合便變得很重要。好像我會認為一些不經意或突發的暴力才是最真實最震撼的,但相反武術組追求的卻是一連串動作及形態的美,因此我要經常和小東導演保持溝通,希望在兩者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尋求一個雙嬴的方法。
很多人會說和小東導演合作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我又不覺得,雖然他的樣子有點兇,但合作過後,我反而覺得他實際上是頗為好人的,可能是在乎於你怎樣和他溝通。這是我第一次和他合作,其實之前本來也有一次合作機會,不過當時我剛剛離開了舊公司,因此和他始終緣慳一面。其實今次《投名狀》可以說聚集了本地幕後精英於一身,副導有10多名,每一位都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他們負責過的大片多不勝數,差不多把本地所有的中流砥柱都搬到國內一樣。
CGV:在設計動作/特技場面的時候,你們是如何和小東溝通,是否需要給他看concept arts(概念圖)或任何資料?
KoFai:沒有的,因為時間不許可。其實很簡單,我們彼此目標一致,就是希望製作一套好電影出來。和小東導演合作久了,也會理解彼此的苦衷,例如有場戲我們本來打算用chorma key(綠/藍螢幕)拍攝,但結果卻會嚴重影響到其他工作人員,甚至要整個團隊都停下來等待我們佈置,這樣的話,我會重新考慮此組鏡頭的重要性,並嘗試用其他方法去解決;例如以其他角度配合拍攝等。其實合作得來與否,很視乎於是雙方是否可以互相遷就。
注意: 版權所有,未經受權,不得譠自轉載。
如任何網上媒體或雜誌有意轉載,請先電郵www@cgvisual.com聯絡查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