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

『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探討「三層認知學習」的應用

繼之前《自學者的智慧》文章中提及到 “人類天生是懂得自學的” 和實踐「自學」的一些法則概念,應該說是「自主學習行為」與學習理論相關的一些基本理念,所以思之今天想介紹一個名為「Triple-Loop Learning」模式 (「三層認知學習」) 給各位 CG 朋友作參考。其核心概念是討論有關學習行為與「元認知」(Metacognition) 怎樣影響我們的學習效果。 思之『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t.me/s/osmm_hk

CG自學者的智慧

上星期的文章廣義地談論到「自學」背後的學習概念以及自學者的「智慧」及其例子。思之很想延伸這個命題至 CG 自學者的智慧,希望能為 CG人帶來一個清晰的切身關係聯想,多看一個學術層面的觀點。我在《還可以怎樣學 CG 呢?》(請參看【’CG’思之專欄】內的文章) 一文中所提到的 「自學人」和《自學者的智慧》裏的「自學者」是有著不同層次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行為,思之想用「自學人」與「自學者」來表達兩者之間的分別和共通點。 思之『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t.me/s/osmm_hk

自學者的智慧

昨天的蘋果新聞網報導了一位日本人自學廣東話和中文的故事,他是個名副其實的【香港狂迷】,由介紹港產片至唱廣東歌,通通都難不到這位香港通,最令我驚嘆的是這位日本先生竟然說:「… 香港人都要學好啲廣東話 … 以及香港人要多做啲用廣東話的文化活動,例如詩和粵劇。」十年前他更研究廣東話發音及鑽研出一套自創拼音系統,讓日本人能夠容易些掌握廣東話的元音、輔音、聲母和韻母等。他現在是用自己編寫的教材,開班教其他日本人講廣東話。思之雖是土生土長香港人,母語係廣東話,但絕對不敢開班教授廣東話的拼音法,也根本不懂廣東話的音調與音節等東西 ─ 這些是語音學 (Phonetics) 的知識。 思之『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t.me/s/osmm_hk

好想學 CG 的可以參考歷屆大學聯招收生分數和下載 FOSS 試吓

據《香港01》的【DSE 放榜 JUPAS 改選攻略 — 八大、SSSDP收生最高最低課程需知】所報導有「動畫及視覺特效」與「創意藝術教育」、「視覺藝術」和「設計」等課程在過去兩、三年的 DSE 收生要求都較為寬鬆,成績只需由 17分至約 20分左右 (詳細的各個學位收生平均分數請看下列的《香港01》網站超連結)。應屆考生可以參考一吓。 思之『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t.me/s/osmm_hk

CG animation 的另類課程

明天便是中學文憑試 (DSC) 的放榜日,根據考評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總考生人數只有 59,039 人,創了歷屆報考人數的新低記錄。而據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大約有 4 成日校的考生會成功考獲最低學士學位課程的「33222」入學門檻,即平均約 1.35人爭一個資助學士學位,如果再加上 8,500 個自資 Degree 學位名額,就能夠全部吸納這一屆文憑試畢業生,還有學位剩呢!若再計算「高級文憑」和「副學士」以及外國的大學學位名額,符合資格的中學文憑畢業生其實可以有非常多選擇,皆因供過於求!至於自修生或成年學生 (mature students),他們就有更多的選擇了,因為高教體制裡還有 Top-up

文憑量化寬鬆導致教育消費行為的關聯

這兩星期看到了幾則吸引著我的新聞及報導文章,很想抽點時間讓自己思考能夠沉澱一下,也順道和大家分享這幾宗事件的性質關聯。在一個財經網站讀到【文憑量化寬鬆】這句絕佳的形容詞,令我頓時間有一種唏噓和無奈感湧上心頭,真不是味兒!再加上看過了上星期政府所公布的檢討自資專上教育諮詢文件,又剛巧讀到幾篇有關【人類的智商自1975 年後一直在逐步下降】的文章,這本是來自歐洲的科學研究報告,科學家們分别在好幾個國家的研究中都發現出生於1975年後的人都比他們的父輩智商為低,研究分析說應該是因為現代化(數碼年代)影響下人類生活模式改變了,例如現代人花很多時間上網,他們已很少閱讀、以及教育系統的改變等。筆者心裏就不禁問這個文憑量化寬鬆與人類智商逐步下降現象是否純粹巧合?而香港政府的教育政策取態對於我們的智商趨勢又將會有甚麼影響呢? 思之『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t.me/s/osmm_hk

淺述 FOSS 和 Open Movements 與西方教育

今天的 FOSS 除了開放其原始代碼之外,很多其實是開源式應用軟件程式,當中還包括有 CG 和 Multimedia Design 方面的專業軟件,例如 Blender、GIMP、Godot、Inkscape、Krita、Natron、Scribus、SketchUp、VLMC(依英文字母排列)… … 等等。正因為這些 FOSS 需要開發和持續發展,他們需要大量人手參與不同類型的 Open Projects,因此而造就了人才的需求和供應。而另一邊廂的

淺談近代教育理念和 Open Source 的由來

甚麼是「教育」?甚麼是「學習」?上星期的 post 提到這兩個詞彙,你會怎樣分辨它兩呢? 先讓我簡單介紹一下近代教育理念和 Open Source (開放原始碼運動) 的由來吧。遠在民國時期帶領著中國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的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於 1922年發表了《教育獨立議》一文,文章裏他說: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人去應用的。」 蔡先生的「教育獨立」核心思想本是希望奠定二十世紀後中國現代教育模式的基礎,他認為教育應該是着眼於未來,是求長遠的效果,絕對不能在短期內實現到它的成果,這其實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簡單道理。 而來自西方的「Openness」概念運動其實是源自於 1983

還可以怎樣學 CG 呢?

我的處女 post 竟然也引來少許討論,首先感謝提出和回應的朋友。關於「道具銀紙」案件事宜,由於媒體以至電影業界內外都已經有太多各方各面的表述和爭論,本人不想發表意見了,只希望補充一點,若 animators 需要用合法的鈔票貼圖做 mapping,大家可以用繪圖和圖像編輯軟件做「手腳」(效果) 。至少加上“道具” 字樣,以及其他符合政府相關部門的法例要求,以防墮入製作「CG 偽鈔」陷阱。筆者又從網上找來了一些專業軟件 tutorials(超連結在本文的尾段)。 思之『思之』是代表筆者對CG的情懷不衰,縱然已退伍,仍然心繫此門藝術,「思之若狂」! t.me/s/osmm_hk

CG銀紙製作 tutorials

香港法院剛剛審結完畢的「道具銀紙」案件正在鬧得熱哄哄之際,有人討論CG能否,及應否取代實物道具。大家意下如何?媒體報導有電影業內人仕表明若用上CG 做銀紙特效會好貴,又指做CG便需要多個製作部門配合,會直接影響製作費! CG人又有何見解?筆者在網上搜查了一些 tutorials,證明製作CG銀紙只需要四個主要步驟,首先 build 銀紙model(s),然後做 surfacing 以及貼圖,再加 keyframes 做動作,或用 simulation 模擬動作,最後是 render 便成功了,但當然還需要做 compositing以及電影的後期流程。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