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老人Glen Keane,挑戰去月球
第一天開場講座,請來了迪士尼動畫大師Glen Keane來談談動畫的技術變革。如果你對廸士尼動畫製作有多少認識,一定知道在他筆下創造了多個經典動畫角色,如小魚仙的Arial丶泰山丶美女與野獸,還有全CG動畫魔髮奇緣裡的Rapunzel。當然不能不談最近Netflix上影的CG電影“飛奔去月球”,他除了角色創作也是這電影的導演。
這次網上平台可以讓等著開Live的觀衆,先寫定一些希望講者解答的問題,所以當開講時,主持就讓Glen先答問題暖暖場。
現場觀眾對Glen這位動畫人創作的角色都非常喜歡愛,作品也是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巳經是許多動畫創作人的偶像。但是,Glen總是覺得他仍然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就如他剛剛完成了的電影動畫Over the Moon 飛奔去月球,故事背景是充滿中國色彩的日常生活和古代東方神畫。他坦言對這方面的文化認識非常少,原本跟著這位大師指導下工作的,反過幫忙他學習有關的生活文化及風俗習慣。Glen引用畢加索名言「我總是做我不會的事,好讓我學習怎樣做」。
解答觀眾問題時,Glen表達了他對CG製作動畫與紙筆繪畫各有優異的觀點。他認為CG製作出來總是完美無瑕,光影和立體感往往掩蓋了一些造型上的問題。在他眼裡卻覺得,能夠把複雜的東西,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現,才是最好。當然這是因為Glen最初是從事繪畫及彫塑工作的藝術家,所以當他批閱這些由電腦動畫師製作的CG圖像時,會把它看成輪廓平面圖,他使用這樣的方法,才能夠準確地找出造型上的問題。
亦有粉絲問到新戲的埸景設計美輪美奐,想知道從那裡找到靈感呢?Glenn承認要設計月亮上的場景確實不容易,因為現實世界裡月球表面,基本上是只有黑白灰。他回想當時在中國内地的工作時,與Celine Desrumaux(電影的Production Designer)在街上看著一幅白色的牆,她指出這個白色表面,其實是包含不同的色彩,從週圍環境的反射光混合出來,他們就是從這個反射色彩的概念開始。另外,月亮上的建築物設計概念,Glen建議找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米羅(Joan Miro)的作品參考,這些帶著如孩童般的想像空間和色彩,就是電影裡面Lunaria的建築物藍圖。他亦提出創作先由重點開始,從簡單到複雜。電影裡的兩頭飛天獅子,是從一個全黑的背景上掃上金色和大紅(Glen稱它為中國紅),簡單但卻又是非常有力量的色彩組合,之後才添加細節。
問答中Glen勉勵一個剛剛投身動畫製作行業的朋友,要對自己的工作要充滿熱誠,才能製作出令人感動的角色。這是當他年輕時在廸士尼工作,Eric Larson(被稱呼為Nine Old Men其中一位)教導他,要讓小孩子感受到你創作的角色的存在感,必須要認真地代入角色裡,想他/她所想,做他/她應做,才能創作出有血有肉,令人深刻感動的角色動畫。
問題亦談及電影飛奔去月球的製作團隊,是分散在世界不同角落。主要有在温哥華的Sony imageworks,上海的東方夢工場(Peal Studio),也是在這裡和Glen合作的團隊,幫助他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同時又與身在西班牙和荷蘭的藝術家一起合作,還有在紐約製作音樂的團隊。他每天就對著電腦大屏幕,就如打開了互通世界各地的窗戶。
半小時現場解答網上觀衆的問題後,就播放早前預錄影片,内容是主持與Glen大約四十五分鐘的專訪,一開始先讓他回憶當年怎樣走進動畫行業。
手繪動畫基本是用上最佳方式,來表現兩個畫格内的圖像改變狀態。因此,你需要了解各式各樣的物件的動態。Glen最初學習的就是Bouncing Ball,曾經上過動畫課的朋友一定有做過這些練習吧。當時迪士尼繪畫好每秒廿四格的圖畫,預覽動畫只能用手快速揭頁,要拍攝和冲曬成影片預覽,需要花上一個星期呢。大約這樣的工作程序四年後(1974)才有攝影機,可以即時拍攝動畫。之後還有更多方便製作動畫的機器設備出現,能夠配合聲畫同步的攝影機,拍攝多層背景專用的器材,笨重又昂貴。隨著科技發展,小魚仙(The Little Mermaid)是廸士尼最後一部用上色膠片製作的動畫電影。製作後來的電影,不斷逐少逐少地加入數碼技術,讓作品增加了表現的空間,直到他有份參與角色設計的全CG電影~魔髮奇緣(Tangled)。
最初,迪士尼的手繪動畫和CG動畫兩個部門的動畫師,都各自工作幾乎沒有接觸,Glen亦承認當時要把他手繪的女主角用CG來演繹,心裡確實充滿著疑惑。後來讓兩組人坐下來,一起討論建立怎樣的系統,才能合作把動畫做好,這個問題方能解決。Glen認為手繪能夠主導設計,當時和John Kahrs(從Pixar調過來的CG動畫師)合作製作女主角Rapunzel,他也善長手繪的。當Glen繪畫Rapunzel眼睛往某方向望時,加上了速度綫,這些加强動感的表現方法,令John感到好奇,他認為CG亦可以表現這種手繪效果,隨後的製作裡,不斷地加入這些手繪動畫的小元素。
Glen今年經已67歲,但仍然是隨著科技進步,主持好奇地提到2012年,為何他離開廸士尼後,加入Google並參與製作一套360動畫~Duet。Glen覺得從事動畫創作像個冒險旅程,在廸士尼已經工作了40年,好想跳出這個comfort zone,去學習一些他未有接觸過的新科技,把動畫技巧應用其中。Glen解釋了Google Spotlight Stories是一些動畫短片,透過觀看裝置(一般都是使用手機吧)內的陀螺儀,感應裝置旋轉時,影片内的影像同步旋轉,Duet就是個360動畫片。有趣的是故事有一男一女的角色,他們各自向畫面不同的方向走去,由幼童到成人。因為影片可以讓觀眾移動裝置追看其中一個角色,旋轉到某個角度時,又會看到他們相遇又分離。這就是新科技把動畫推上一個互動平台,觀眾欣賞時亦有新的體驗。
對於為高比拜仁製作的一部獲得奥斯卡最佳短片Dear Basketball,Glen認為高比走訪多間動畫大廠後,才找到他來合作,是因為參觀Glen細小的工作室,卻貼滿手繪的草圖和設定,高比看得出這些畫作,是由辛勤磨練出來手藝,加上對動畫充滿熱誠才能創作出來的,和他短片的理念完全一致。
Dear Basketball – 第90屆奥斯卡金像獎最佳短片
最後,當然談論到剛完成並上映了的電影製作。Glen覺得最令他深刻的是在上海工作那段時期,因為創作一個中國小女孩主角~菲菲,必須要非常了解她的思維,才能夠想像她的行為表現,再設計出令人信服的角色出來。透過在上海生活,Glen了解到中國式家庭聚餐,所有餸菜都是大家一起分享的。另外,主角菲菲收到她的後母的禮物時,她的反應該總帶著對長輩的敬意,才符合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小女孩的態度,這是跟Glen最初想像不一樣(文化差別令他認為菲菲必定表現黑面情緒,甚至不可能伸手接過禮物),這些都是身邊工作的Producer告訢他的。至於角色動畫方面,嫦娥和Gobi的動畫,Glen都有親自參與繪製。Sony imagework 提供了一個工具,讓他可以在動畫預覧影片上,在逐格圖像上面用手畫修訂及指引,非常方便Glen批閱動畫和溝通。
Glen Keane能夠成為很多從事動畫製作人的偶像,除了他對動畫的熱情和精湛手藝,還身體力行,跳出comfort zone,擁抱科技帶來的挑戰,這個動畫老人,確實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