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作者 : Eric CHAN
籌備多年,打造夢想作品

繼2014年的《Lucy露西》後,導演洛比桑(Luc Besson)再一次推出科幻鉅作《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星際特工》系列原為法國著名漫畫,洛比桑小時候已十分著迷此系列,一直希望可以拍攝成電影。

早於二十年前,洛比桑已打造了經典科幻電影《The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可是他認為早年的電影技術並不足夠,未能把漫畫真實呈現,直至他看到占士金馬倫導演的《Avatar阿凡達》,才決定時機成熟了。

洛比桑以七年時間構思,以及1.97億歐元預算,終於完成他的夢想作品《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當中有趣的是,整套電影的製作過程中並沒任何荷里活的電影工作室參與,這電影亦因此被列為最昂貴的獨立電影。

穿越空間的視覺感官體驗

《星際特工》一共有多達2,355個視覺特效鏡頭,每一個場景都為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而當中不得不提我最愛的場景:沙漠市集。

故事講述主角Valerian(丹恩·德翰 Dane Dehaan飾)和Laureline(卡拉·迪樂芬妮Cara Delevingne飾)兩位星際特工來到一個沙漠星上的市集執行任務,和士兵一起奪回世上最後一隻複製獸。整個沙漠市集最特別的地方是市集存在於另一個空間,遊客必須帶上特定的眼鏡和手套,才能看見以及接觸整個市集,商品亦要透過空間轉移裝置才能帶到現實空間,成個過程就像玩VR一樣。

Valerian為了方便潛入,裝上了輕型的空間轉移裝置,只有一隻手和槍穿越了空間,完成任務後即可解除並脫身。可是任務完成之際,裝置被擊中並失靈,逼使Valerian展開一場驚險的異度空間單手逃亡之旅。

由於Varlerian和他的手處於不同空間,鏡頭不時穿梭,場面相當緊湊。鏡頭移動沒有刻意製造錯覺,反而偏向使用長鏡頭,同一鏡頭有時穿梭兩次甚至更多,畫面十分有動感和震撼力。

不可能的電影,不可能的鏡頭

就如一開始提及,二十年前洛比桑製作《第五元素》的時候,被問到為何當時不製作《星際特工》,他坦言道:「這是不可能的。」到了現在,電影各方面的水平已大大提升,視覺效果更係一瞬千里。洛比桑指從前有很多拍不到的鏡頭,現在唯一的限制,就是想像力。

電影中不單只有很多華麗的場景,亦有不少精心設計的鏡頭運動,配合各種視覺效果,打造出各種有趣的畫面。除了沙漠市集外,也有預告裡看到Valerian不斷撞穿牆壁前進的場面,還有太空追逐戰、歌星Rihanna不停變裝跳舞等等,整套電影都包含着豐富的視覺元素。

《星際特工》的故事雖然比較簡單,但漫畫本身十分經典,連《StarWars星球大戰》也受其所啟發,加上這並非一般荷里活製作的科幻電影,可能會為國際電影業帶來新的衝擊,很值得觀賞。若暑假想看一些新口味電影,不妨一試。

作者 : Eric CHAN

>>有關電影的CG製作單位 :  Weta Digital / ILM / Rodeo FX / HALON / Hybride / Mr X Inc. / Mikros Image

有關製作影片 – Go Behind the Scenes of 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 (2017) (youtube.com)

有關製作影片 – “See You In Space” Featurette (youtube.com)

有關製作影片 – Behind The Scenes (youtu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