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明日戰記》明日之後 … FATface的VFX製作回顧!!
電影《明日戰記》在去年八月上映,並以八千多萬票房成績成為2022年度最高票房的香港電影,電影上映的時候打正旗號以香港主打的VFX吸引觀眾,就VFX製作的複雜程度,加上特效鏡頭數量之多,確是港產電影前所未見的。
去年電影未正式上映之前我們CGVisual網站亦舉辦換票活動,邀請本地的CG製作業界㇐同觀賞及支持該齣電影 !!
籍著《明日戰記》在年初榮獲第16屆【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視覺效果】以及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我們以《明日戰記》明日之後 – 為題,跟電影主要製作團隊FATFace Production Ltd. 來㇐次電影VFX製作回顧 ,訪問電影VFX監製、VFX總監及導演等重要的領航者角色,再度回看《明日戰記》的VFX製作內容,揭開從未有媒體報導過的真正 VFX製作內容 !!!
感激今次能再次訪問FATFace製作團隊, 包括 :
‧ 電影導演 Film Director – 吳炫輝 (Ng Yuen Fai)
‧ 營運總監 COO – 王健明 (Mike Wong, Kin Ming)
‧ 視覺特效指導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 鄒志盛 (Chas Chau, Chi Shing)
‧ 視覺特效指導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 郭泰 (Kwok Tai)
‧ 視覺特效製片 Visual Effects Producer – 郭惠玲 (Tracy Kok, Wai Ling )
‧ 視覺特效製片 Visual Effects Producer – 羅慧媚 (Law May)
這一次專訪可以說是以FATface製作公司的角度去回顧《明日戰記》VFX製作,作為FATface老闆、電影導演,也身兼VFX總監的吳炫輝先生認為製作電影最大成功之處,是可以讓公司同事們提升個人工作能力及肯定了群體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電影VFX有幾多CG ? 多過你們所看到的…
導演吳炫輝 (後稱:高輝)表示電影內觀眾看到的 CG 鏡頭,跟實際完成製作 CG 鏡頭的總數有相當差別,完成製作CG鏡頭的總數是多達二千個鏡頭,合共⾧達80分鐘,而當中最⾧ 一個CG鏡頭是在高速公路場次,鏡頭⾧達 1153 Frame (48sec)。
高輝表示要找出㇐個最複雜CG鏡頭,確實有難度,因為對於每㇐個場次,CG製作均有不同畫面設計或創作要求,引伸至不同程度的技術需求,他說如果硬要找出最複雜最花時間的工序,可算是 CG Scene Setup,因為他們同事們需要預先建立場景設定,可幫助順暢後續工作。
視覺特效指導 – 郭泰舉出高速公路場次的場景設定作例子,表示在電影裡需約10分鐘來交代故事發展,車速不能太慢,而現實城市中實在難以找到這樣⾧距離又安全的公路。因此團隊們利用實拍配合CG,模擬出有速度感的公路追逐場景。在構思公路的設計時,他們參考了香港人熟悉的快速公路和天橋,例如東區走廊、觀塘繞道、土瓜灣天橋、青葵公路…… 等等,最後設計出全⾧約20公里的公路場景。
郭泰 : 「為了製作出真實的公路效果,在進行CG製作前,同事們更”遊了兩日車河”,走遍了市區各個快速公路,拍攝大量相片和影片作研究、參考實際的路面情況,甚至在路政署資料庫裏找尋天橋及路面的數據。」
而實際製作全⾧約20公里的公路場景時,他們首先劃分了幾個路段,再分件製作地面、路障、路牌、圍欄等物件。把整段公路從頭到尾逐件 Model 製作會非常費時,因此他們利用了Autodesk Maya中的Mash Network功能進行不同的調配,有效地製作、組合出不同路段,例如由雙線變成三線路段、分叉路、以及不同路段上的路牌等等,以配合故事中的不同需求。
視覺特效製片 – Law May 亦舉例了醫院場次的場景設定 ,表示製作團隊不單止在 Assets,Lighting Rendering工作佔據了一大部份時間,同時為戲內由外星而來的昆虫人,他們均做了很多Motion Design 及 Animation測試版本,每一個動作都用 Key Animation技術,並非運用 Motion Capture 處理。她表示導演高輝更是主導動作和鏡頭設計,每個鏡頭的製作過程都給改進意見,每一個過程版本都是越来越進步。
FATface製作《明日戰記》所使用的VFX製作工具一覽
回看電影製作的前期、拍攝到後期處理
問到他們回看這製作多年的大作在不同階段的過程是如何處理,視覺特效製片Law May表示由電影製作的前、 中、後期階段, 所有對外、對內製作或文書溝通工作都是平衡式或重疊式進行。對外有劇組、美術部門、不同地方獨立Concept Designer或是其他VFX製作公司、電影剪接部;對內是香港和泰國公司的分工計劃與人手安排。
Law May :「在導演帶領下,FATface 很早階段已經參予《明日戰記》電影前期製作。由籌備至前期製作階段,FATface先協助導演進行概念設計,包括Exosuit、 iPolice、Mark-2 和Mark-3,將導演的想法和要求,傳達到概念設計師,同一時間亦需要跟劇組美術部門溝通,協助他們理解並找出洽當服裝,場景,道具製作方向,兩者互動工序需要緊扣一起。」
談到概念設計,在此也重提一下,其中一位概念設計師正是業界很有名氣的Mike Nash (Michael Andrew Nash),可惜他在電影上映前已因病身故(2021)。
Law May 表示在拍攝前及拍攝中階段,導演幫助幕前和幕後的工作人員了解故事情節和鏡頭設計想法,導演親自跟VFX 監製及製作同事一起處理不同場次Motion Layout (Previs)。在Previs 製作後段, 大家已經啟動全CG鏡頭的鏡頭和CG Character 動作設計 (Postvis), 這些 Postvis 鏡頭對導演和電影剪接師在順片和剪接階段是非常有幫助。Law May 還說到在電影定剪版 (Final Cut) 完成前,VFX監製安排導演檢視及確認所有由公司內部團隊製作的資產 (Assets, Lighting Setup),目的要考慮和配合其他 VFX製作公司的工作進度,而在Final Cut完成後,電影公司提供素材 (EXR檔案),FATface 用最快速度整理素材再傳遞給各製作團隊 ; 這時候可算是燈光組 (Lighting Rendering) 最緊張工作開始,之前已有大量全CG鏡頭在渲染 (Rendering)工作, 再陸續加入帶有實拍背景VFX鏡頭進入。
Law May :「所以VFX監製和 Supervisor需共同計算渲染 (Rendering) 時間及安排渲染機器有效率地使用,確保最終合成工作在預期內完成。FATface 的工作態度可用未雨綢繆來形容,盡量避免臨急抱佛腳。」
《明日戰記》VFX監製及VFX總監等的工作是怎樣鍊成?
視覺特效製片Law May談到 VFX 總監和VFX監製們都是最先啟動整個VFX製作項目,當大家收到初版劇本,便會分析有機會列入CG製作的內容,如3D Character Model、3D Scene Background、visual effects等等工作預估。VFX監製們先進行製作預算和製作時間估算,有助下一步工作參考之用。
VFX 總監與特效總監 (CG Supervisor) ,部門主管 (Team Lead) 進行階段性的討論,目的是可找出不同想法及分析, 例如考慮選擇用真人和CG場景組合成,或是全CG角色和場景完成。
Law May : 「由於今次導演亦是VFX總監,可加快跟各VFX團隊的溝通及討論,修改意見,確認每個鏡頭過程版本和最終版本,更可預早將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減輕或甚至避免。到進入正式製作階段, 透過每日會議 (Dailies),這絕對可幫助每個崗位同事從中更清楚知道自己或其他Team的工作和進度。」
VFX監製們及製片們緊密地與特效總監 (Supervisor) 部門主管 (Team Lead)並肩工作,將工作內容、要求、修改意見盡力無誤傳遞,彈性地增加溝通協調的方法,每日大量的資訊和文書整理工作,包括資產檔案交收,素材交收,導演提出畫面要求內容和參考素材交收,不管對內部同事們或對外合作團隊,都需要審慎整理,檢查沒有錯漏才能做進行交收工作。
而另一視覺特效製片Tracy Kok表示由於今次是他們公司有史以來面對最大型嘅特效電影製作(相信亦都是香港特技電影史上),對他們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當中亦遇到不少問題。
Tracy Kok :「我們Producer Team,並非僅以管理為主,當特效總監以及部門主管給予指導意見時,要無誤的傳達給相關部門同事,並做好跨部門溝通協調。另外我們對於電腦鏡頭語言、鏡頭的剪接模式、格式也要有㇐定的知識,每當客戶或者剪接部交收時,才可以精準的達到需求。好多時要邊學邊做。」
續說 : 「在特技後期的Pipeline裡面,時間管理是整個CG特效後期製作的核心,[時間] 兩個字,其實包含了太多意思。例如: 如何同時分配及安排香港和泰國兩地去處理唔同嘅特效場景,而又同時要向外判公司 (Outsource Vendor) 進行製作協調和溝通,製作過程雙方要達至共用資源,包括CG Assets,或在不同工作平臺上如何協調 (e.g. Maya 和Houdini)。」
導演的要求和VFX 總監提供修改的意見,製片們都要馬上整理資訊 (中文或英文型式),為免延誤或浪費製作時間,要將所有鏡頭的資訊和素材輸出和交接冇誤。與外判公司的協調,做到在不同時區的製作公司亦可以輪番的進行回饋工作,當中涉及大量文書工作。
現場環境與CG配合
《明日戰記》製作上包含大量拍攝現場環境的設置與CG後製的配合, 視覺特效指導Chas Chau就以電影中三角街一場戲為例子 解說 :「我們在設置㇐個現場環境之前,在前期先用3D模擬整個街道結構再以previs去預覽整場戲的拍攝故事分鏡和內容,這些對導演、演員、攝影師、美術部門、劇組製作團隊和 CG Supervisor 在拍攝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而這3D模擬場境也能為我們預先去測試和判斷現場所需要設置的物件所涉及大概範圍、數量、綠幕的高度和擺放位置等,這對整個拍攝團隊在場景設置方面及後期3D工作量有初步預算。」
至於整套電影裡的每㇐個場景設置都有其獨特之處。就以綠色佈景為例,雖然有很多電影都會有綠色屏幕作背景拍攝,也不是甚麼新鮮事,但其實每㇐個綠幕設置背後都對每㇐個場景有著其獨特處理手法。例如最後㇐場三角形街道結構,就是以中環遮打道及德輔道中所形成的三角形街道作為藍本。
Chas Chau :「在選擇拍攝這場地之前,劇組也依照我們的結構參考圖去找尋適合拍攝場地。當中經過不同場地考察和篩選,最終找來㇐個貨櫃擺放場地,可以將三角形街道從新建構出來。這場地本身地面是極其粗糙的,製作團隊重新將這個地面鋪平,而綠幕就以四個40尺乘8.6尺貨櫃去建構了綠幕的高度,再以貨櫃去衍生街道的結構與⾧闊度,其中㇐條最⾧街道足足有127.91米⾧。街道的每㇐個細節,不論欄桿、安全島、馬路上的燈柱、地磚、路標、馬路上的路線等等㇐㇐呈現香港街道特色。而這場景也用作其他場次之用,以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故事描述。」
Chas Chau :「為要達致最真實的效果,在街道、店舖和大廈之間的比例極其重要。所以我們採用 Lidar Scanner 將整個現場環境街道去進行掃描,為要準確定出實際環境距離和尺寸。這些資料也能使CG製作團隊有最準確的建模參考,也令CG背景以㇐個真實比例畫面呈現出來,引領觀眾更好地投入在整部影片當中。所以這也算是《明日戰記》裏其中㇐個規模比較大的場景建設。」
另一位視覺特效指導Kwok Tai 表示除了場景,動態上他們亦需要作出配合,去呈現演員、環境、及道具之間的互動。為此FATface製作了㇐些機動裝置,例如大型運輸機機艙、戰機駕駛艙、裝甲車連同重型轉盤及斜台等等。整個過程由動態預覽 (Previsualization) 開始,他們先進行機動裝置的外型及動態設計,再與電影劇組合作,製作出大型機動裝置的真實道具。
Kwok Tai : 「其間我們不斷地進行各種測試及修正,才正式開始實拍。收集實拍獲得的素材後,我們便進行CG後期製作。」
《明日戰記》VFX製作面對最大的難題…
視覺特效製片 Tracy Kok 表示這次面對最大的難題是同㇐時間壓縮在㇐間特技公司去處理大量的工作量。並且由他們㇐間公司去統籌整個超大型項目。
亦由於《明日戰記》整個VFX製作數量太大,統籌的FATface便需要將工作分配到多間製作公司處理,當中包括本地的FreeD Workshop 及Big picture、國內的moreVFX及海外的Main Road Post、GreenLight及terminal fx等等。
談到這點,導演高輝表示要再㇐次感謝本地友好VFX製作公司對《明日戰記》支持協助,而對於他們是怎樣選擇與其他VFX製作公司合作的考慮條件呢? 高輝表示是以他們當時團隊是否有技術能力完成整場次,或是否比較適合參予協助支援CG & VFX製作。
視覺特效製片Law May就以下幾間不同公司 ,講解他們的製作內容 :
-
- Main Road Post
他們負責完成電影裡前段的“空戰” 整個場次,內部製作主要用Houdini軟件為主,為增加雙方合作順暢度考慮, FATface提供製作完成資產,包括3D Model & Rig Scene,Look Development 檔案,讓他們可專注處理“空戰”場次裡的城市環境,FX,Lighting Rendering,Compositing,最後他們在14-16個月時間完成“空戰”整個場次。
> Law May 表示導演在製作前期階段 (Pre-production) 即是拍攝前,已經找尋他們商量合作計劃,原意想交由他們處理整部電影裡㇐半CG & VFX 鏡頭,但因為電影公司希望FATface自己完成大部份CG & VFX場次,最終交給他們完成 “空戰”整個場次。在幾間合作公司中, Main Road Post 是最主力的㇐間。
- Main Road Post
-
- FreeD Workshop
他們協助完成 “醫院” 場次最後VFX爆炸鏡頭,故事畫面由臭鼬用Laser Cutter 射爆醫院牆壁,將角色泰來、重生、光仔等人從醫院救出。
- FreeD Workshop
-
- Big Picture studio
他們協助完成 “指揮中心” 場次內出現的Hologram製作部份。
- Big Picture studio
-
- MORE VFX
他們協助完成電影裡最後一場 “三角街” 的上半段VFX 爆炸鏡頭。
- MORE VFX
-
- Green Light
他們協助處理 “空戰” 場次內幾個鏡頭,以及 “公路” 場次內部份FX爆炸鏡頭。
- Green Light
-
- Terminal FX
他們協助處理 “一線天” 場次內幾個鏡頭,故事畫面是臭鼬用Laser Cutter割破牆。
- Terminal FX
視覺特效製片 Law May 還表示這六間VFX製作公司中, 跟 Main Road Post 的資產交收及處理鏡頭檢視工作量為最多,而跟本地VFX 製作公司合作的優點, 可以用中文溝通,直接又簡易㇐些。
而 Law May 更透露身兼VFX總監的導演在前期和製作後段,會主動要求跟Main Road Post團隊見面, 經常要來往香港及俄羅斯兩地。 導演亦在CG鏡頭製作期間,要求安排泰國 Animation同事製作 Motion Layout,再提供給其他VFX製作公司做參考,從畫面說出大概動作要求、鏡頭設計要求、鏡頭⾧短…..等等資訊。這個處理方法,大大減輕VFX監製們及製片們的工作量,又簡化了表達畫面內容的工作。
談到FATface在香港及泰國兩地都有工作室, Law May 表示兩間公司其實都是獨立運作, 亦是獨立安排和製作《明日戰記》不同場次,泰國團隊在藝術創作比較強烈,除了製作整場次鏡頭,亦較集中處理Motion Layout及Animation工作。香港團隊在技術及VFX製作工作累積較多經驗,大部份CG Scene Setup都由他們處理。
而問到當中大型檔案的傳遞、製作、 檢查及交收、 到畫面處理統一性是如何維持,FATface的營運總監Mike Wong表示資產數據上是用上各DCC 的檔案制式加上其他開源標準,例如OpenVDB及Alembic之類。影像檔案方面,電影項目以ACES色彩管理作標準,故此影像檔案交收相當穩妥。而數據傳輸方面則大部份與伙伴以直接及主流方法傳輸, 細節就不便透露,而與個別伙伴作大量數據交換時亦有用上IBM Aspera的傳輸服務。
而Mike Wong 認為質素控制是最大挑戰,除系統化的dailies 記錄外,各supervisor 及coordinator 需要對導演的質素要求有深入了解,加上對各伙伴工作節奏及效率有㇐定掌握,才可穩妥預算出工作時間及鏡頭工作分佈等等,以達至質素穩定性的要求。
香港CG業未來的挑戰
近年香港CG 製作公司都面對很多困難及挑戰,包括市場環境及人才短缺,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及有那些解決方法?
就人才短缺問題 營運總監,Mike Wong表示未來㇐定以精英化加上先端技術為制作流程基礎,例如開發以機器學習技術(普遍理解為人工智能) 以及採用USD 流程模式….等等。而他認為大家需要向外發展,他說到泰國的FatFace是㇐個著眼東南亞人才的例子,日本㇐直有投資東南亞人力資源,故此間接提供有VFX 基本技能人才,最重要是泰國當地不單止有技術亦相當creative。另㇐方面東南亞城市對年青歐美人才亦有較大吸引力。
而視覺特效製片 Law May同樣表示,全香港各行各界都是面對人才短缺問題,他們泰國公司亦有面對人才外流情況,居住在泰國的CG 製作人,非常渴望到國外工作,㇐旦獲聘便馬上移居外地。Law May : 「現今,外國大型VFX製作公司降低了聘請CG製作人的門檻,直接令香港CG製作人較容易找到工作,只要他們願意接受較原來職位低㇐些的工作,待1或2年後升級機會,這個變化對他們來說有非常大吸引力,所以人才外流問題越来越大,亦無法解決。」她續表示唯有投放資源開發新軟件,例如Cloud Server裝置配備,增加與香港以外居住的CG製作人合作的途徑。考慮投放資源,開發新電腦軟件是最快解決方法,例如 i-Cloud Server 配備,提升與香港以外居住 CG製作人合作的條件。 又或者得到香港政府支持,可增加在本地學校培訓CG 製作人的課程,增加人才供應等等。
是老闆是導演也是「香港電影視覺特效協會」 會長
自2006年FATface製作的頭炮電影《鬼域》到現在的《明日戰記》,再度訪問FATface的話事人兼電影導演 – 吳炫輝先生
>>作為㇐位資深VFX 製作人來說,今次轉了當上導演崗位,有什麼經驗可分享㇐下?
高輝 : 首次由VFX總監轉當上電影導演崗位, 最直接的演變是身兼兩職,同㇐時間不其然考慮每個鏡頭在拍攝上、在VFX製作上的⾧處與短處,例如,在拍攝製作組角度,有助快捷帶動兩邊團隊,有效率地監察兩邊團隊工作流程或更新狀況,特別是可令拍攝團隊對VFX製作有更深入認識。在VFX製作組角度,好處和難處是出於同㇐處,隨時隨地可以跟各組VFX團隊溝通,很容易習慣性為VFX製作做優先考慮,甚至會為了遷就VFX團隊而修改畫面最終效果的要求。經過《明日戰記》拍攝及製作經驗,將來在導演崗位上會有更好處理方法,而且導演比VFX總監需要更強大的力量,猶如㇐個總指揮帶領整隊前後製作人向前推進直到上映。
>>香港的CG/VFX製作近年都面對不少挑戰,作為㇐間VFX製作公司老闆,你面對的困難是什麼 ? 如何在這個困難時期中解決 ?
高輝 : 香港近幾年人才流失問題急速上升,香港電影業㇐落千丈,世界經濟不景氣,各行各業都是面對同樣困難。由2004年公司營運開始,大部份VFX製作都用在電影項目上,換句話說,香港電影項目會間接影響VFX製作發展的前景。
不同時代,電影觀眾對電影的熱情都不㇐樣,回顧在80至90年代觀眾對電影的熱情可算是最盛放, 當時很多年輕人對 VFX製作亦充滿熱情,興奮,期望,大部份入行都是期待製作高質量又有創意元素的電影,但是, 隨著數碼技術極速改革,新㇐代年輕人對電玩遊戲帶來有趣吸引有增而無減,相反對電影熱情漸漸減弱,間接地說出對VFX製作感興趣的本地年輕人人數亦不如前,每年入行人數不多, 限制了行業發展。
>> 去年你跟㇐眾香港VFX製作單位成立了【香港電影視覺特效協會】,作為會⾧之㇐,你對協會有什麼期望及希望協會可對香港電影VFX業帶來哪些改變 ?

高輝 : 去年成立「香港電影視覺特效協會」,期待同業㇐起奮鬥互相協助,亦希望得到香港政府配合,將VFX製作工作推到不同層面,特別在本地學院推廣電影視覺特效的正面發展,至少需要2-3年實行時間才見正面成效,因此 i-cloud 發展亦非常重要,加快與不同地區的Artists合作,提高本地VFX製作技術能力。
>>最後一條問題問到導演高輝及Fatface營運總監Mike Wong兩位,你們認為《明日戰記》中的VFX製作是否已經跟上荷里活的歐美製作水平呢 ?
高輝 : 《明日戰記》VFX製作成績,只可視為剛踏入[荷里活歐美製作水平] 的門檻,即可說香港或泰國同事,從前期參予到完成上映版本,就像㇐班剛到社會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完成了㇐個晉升㇐級或二級職位的工作任務。
Mike Wong : 《明日戰記》證明香港有能力拍出有國際視野的科幻電影,亦同時間打開了㇐度新題材的香港電影路,質素方面仍與歐美頂尖有㇐段距離,但近年開源技術的標準化再加上入機器學習等技術發展,若果能夠好好掌握這次的新技術浪潮,㇐定有可能夠再打出㇐條屬於香港的特效電影路。
- 《明日戰記》重點場景VFX製作回顧 -
Opening – 天幕/ 隕石墮落
視覺特效指導 Kwok Tai : 「我們配合拍攝現場的建築物,在CG世界中進行擴充及延伸,創建出大規模的城市樓群。當中我們參考了很多不同的城市規劃,製造出隕石墜落城市後的情景。」
-
B16區指揮中心
視覺特效指導 Chas Chau :「 B16區指揮中心的外觀是利用運動場去改建成軍事基地,當中結構有著㇐種臨時性和隨時要撤離的感覺作為設計意念。這運動場也有著㇐種彷似城堡的感覺,而這運動場真身是座落於首都曼谷名叫拉加曼加拉體育場 (The Rajamangala National Stadium)。 它是㇐個能夠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場館,而運動場的外形非常獨特和有個性,所以導演決定以這運動場作為基本設計結構。最初是有考慮租用這場地作拍攝,但種種原因最後決定改用了國內㇐個汽車傾銷中心,佈置成㇐個基地停機坪的其中㇐部份範圍,可供演員進行拍攝。」
Chas Chau : 「早在還未拍攝之前,我們已經開始停機坪場景設定。以這基地為例,起初導演也曾構思過㇐些基地內部不同空間可進行拍攝場景,例如:軍人體能訓練場地、休息空間、射擊練靶場、機械維修、餐室等等,而經過不斷設計和演化最終就成為今天大家在銀幕所看到的基地樣貌。」
Chas Chau : 「至於在興建這個真實場景之前,也是當我們知道選用這個汽車傾銷中心去置景時,就開始用電腦去模擬這場地結構去進行分析,使美術組可以了解整個結構和綠幕設置範圍作參考,也能令整個結構忠於導演在設計這場景上的要求。另外場景上放置了㇐台1:1的直升機道具作為演員在演戲上有着互動的關係,這直升機外觀和內部結構設計概念也來自導演。美術部依據我們的內外設計圖和比例去複製了這台直升機道具可供現場拍攝使用,外部使用綠色去構成直升機的外層。直升機的比例及所有窗口位置尺寸大小對後期CG製作何其重要,當道具的比例越準確對CG模型覆蓋就會出現較少偏差。至於直升機的內部就用搭建方式去呈現㇐個駕駛艙給演員在機內演戲之用。在我記憶當中雖然這個場景用了好些時間去建造,但拍攝方面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這場景的所有鏡頭。這場景也是劉青雲與古天樂在明日戰記的第㇐場戲,而這個科幻場景氣氛更令每㇐位工作人員都能投入在《明日戰記》的世界觀當中。」
視覺特效製片 Tracy Kok : 「我們預先在導演指導下,按着故事劇情發展和需求,設計出不同內容的UI畫面。當正式現場拍攝時,根據故事發展去播放相關的畫面,幫助詮釋故事,令現場演員可以感受到飛機失聯及墜毁的UI畫面,令拍攝過程及效果更加流暢。我們選擇避免過往的傳統做法,於電腦螢幕或者顕示屏播放藍色畫面,作為日後加工之用,目的是不希望在拍攝時,無論環境或者演員都會滲透有藍色,大大減少之後後期加工的製作。」
巨鯨運輸機投顯彈意外一幕
視覺特效指導 Kwok Tai : 「除了需要配合城市中大廈的實際比例,巨鯨運輸機的飛行速度、爬升、轉向所需的時間,全都要參考真實戰機的運作,進行分析及測試,才可以呈現出真實感。例如:巨鯨運輸機需要以大角度轉向,如果為了遷就鏡頭而做出小角度的急彎,看起來便會失去真實感。」
醫院戰鬥外星生物製作
視覺特效指導 Chas Chau : 「醫院大戰外星昆蟲人這場戲,都是在開拍之前以Previs方式先展現出來。而為了完整性我們都依照整場劇本不論文戲、動作及特效鏡頭以電腦模擬進行拍攝,好讓導演和我們在現場跟進拍攝時有基礎的方向。當然在拍攝過程中鏡頭角度、數量和節奏都會有所偏差或改變,但最終出來的故事敘述跟Previs都有七成相似度。而在拍攝過程中有部分動作鏡頭難以用真實的拍攝方法進行拍攝,所以在這場戲裏有好些鏡頭都選用了全CG的方式去處理,這令到畫面更有立體感和更具震撼性。在處理這些全CG鏡頭為了確保真實性,也對CG場景還原度有㇐定要求,所以在這場景用相機拍攝了接近7千張照片作比例和材質參考。另外其中㇐場在藥房裏演員與昆蟲人搏鬥㇐幕,為要演員與昆蟲人肉搏場面有著互動和真實感,導演要求美術部做了㇐個道具裝置,好樣演員與昆蟲人互相對峙時,能在力度表現上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Chas Chau 談到昆蟲人在整個設計裏有著不同的組件、甲殼和皮膚,而繁複的部分真的非常多。在每㇐個動作如步行、跑、跳、面部表情、口腔及所有關節等都跟身體有著緊緊相扣關係,處理Rig組同事要不斷與Model組和Motion組有著來來回回的不斷測試和修正。例如昆蟲人肘部關節屈曲時,加插了皮膚的重量和形狀矯正部件,使每當關節彎曲時都能自動進行關節部分的形狀矯正,也令肌肉之間不會有重疊的問題。又例如昆蟲人背部尖刺的rig system需要連接到整個昆蟲人身體rig之上,令到尖刺能配合身體動態有相應重量和其互相關連的作用。而當在不同狀態下都會產生其不同反應,例如呼吸時頸項與肺部腹部之間都有互相收縮狀態,而當它發訊號給同伴時我們賦予了它喉嚨和頸位置有不斷抽搐的效果,以及當它四周圍搜索時,添加了頸部甲殼和皮膚在上下左右伸展及移動時能夠有自動旋轉與拉伸功能,當中需要blend shape和simulation去互相配合處理,方能使Motion組同事更有效率地去處理昆蟲人的每個細節動作。
墜機位置兩人搜索一幕
視覺特效指導 Kwok Tai : 「這㇐幕我們需要建造㇐個巨大的廢墟,當中涉及龐大的模型 (Model) 和材質 (Surface) 資訊量,例如倒塌並重疊的牆壁、牆與牆之間的石塊、地上的瓦礫等等。以傳統製作模式,現時的軟件根本無法應付。為此我們的技術研發部運用了㇐些模組工具 (module tools),讓我們將大量的模型資訊分類組織,再建構出複雜的場景。」
-
公路大戰+ 最後中央五街刑天大戰
視覺特效指導Chas Chau : 「公路大戰最初是有考慮用實景去拍攝,但因這場戲有太多複雜的鏡頭動態,加上拍攝環境,車速限制以及實景拍攝對CG後期也不代表在工作量上有所減少,這種種因素驅使最終改用綠幕下拍攝。在整個拍攝配套當中我們有㇐台雲台能傾斜、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當雲台左右轉動令車內晃動時,演員在車內也難以站立得穩,也彷如置身在真實車廂內拍攝似的,這拍攝出來效果也令人十分滿意。而雲台外圍就用綠幕去包圍著,所以整場公路的所有鏡頭就在這雲台上產生。」
Chas Chau : 「中央五街刑天大戰這個場景就是之前所提及過的用貨櫃場去建構出㇐個三角形街道,這是以中環遮打道及德輔道中作為藍本。而這街道戰鬥場面就分為兩個部分,其中㇐條街是泰來(古天樂先生飾演)與刑天激戰,而另㇐條街道就是泰來與機械人搏鬥鏡頭。與刑天對峙這部份對真實拍攝是有㇐定難度,因為有太多鏡頭需要刑天和演員有動作上的互動。舉個例子,其中有㇐些動作泰來要跳上刑天頂部破壞其訊號干擾器,之後跳進地面又需要避開刑天踐踏,在現場更沒可能有㇐隻跟刑天高度和靈活度相似的道具作拍攝,而泰來最終畫面又是戴著頭盔蒙著面,加上整場戲無論地面店舖、大廈和演員身上裝甲支架及頭盔之後都要以CG處理,所以除了㇐些需要看清演員樣貌和有部分motion capture 要在實景拍攝外,其他鏡頭都是用全CG去完成。而為要確保CG model 跟實際環境的準確性,也有採用到LidarScanner將整個場景紀錄下來,使CG制作出來的景物能有真確的比例呈現給觀眾。」
最後潘朵拉破壞B16區
視覺特效指導 Kwok Tai : 「處理潘朵拉這種巨型怪物時,動態速度非常關鍵,會影響到整場戲的節奏和真實感。如果潘朵拉活動得太快,就會令人感到太輕飄飄,沒有重量感;太慢又會降低刺激度、段落會過⾧。因此製作部門多番嘗試不同的動態速度及鏡頭⾧短,才製作出最滿意的版本,在過程中少㇐點想像力也不能成事。」
再一次感謝 FATface接受我們訪問 ,希望重溫電影中精彩的CG製作現可到Netflix平台觀看,而我們亦很期待下一齣由FATface製作的電影 ~~《尋秦記》!!
回看電影 《明日戰記》由製作至今已經歷好幾個年頭,在這幾個年頭不論香港及世界變化也是很大,荷里活的電影趨勢除了人魚變種外,亦由有大量CG的超級英雄片來到號稱一滴CG不沾的《Oppenheimer》; 同樣地,這幾年間CG行業變化相當之大 ,新技術如AI、DeepFake、Virtual Production等的湧現、並在製作上使用,無論如何挑戰總是日日新,大家要如何自處 ? … 引用訪問中Mike Wong所講 :「大家若果能夠好好掌握這次的新技術浪潮,㇐定有可能夠再打出㇐條屬於香港的特效電影路。」
——————————- 完 ——————————-

CG Visual 官方公布 單位
CGV SPACE – 公眾投稿 : http://www.cgvisual.com/CGVSpace/pubic_sub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