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xar彼思短篇動畫計劃作品~Wind
SparkShorts是彼思工作室(Pixar Studio)的動畫短片計劃,讓它的員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故事,並利用公司六個月的資源製作出CG短片,完成後在Disney+ 和YouTube 上廣播。最新上架的就是今天要介紹的Wind,導演Edwin Chang在Siggraph Asia 2020虚擬平台上介紹這個短片計劃和Wind的製作經驗。
故事是來自Edwin Chang這位韓裔美國人,他在彼思(Pixar)過往主要從事Simulation方面的技術工作,2005年到今天已經參與了多套動畫電影的製作。最近上畫的靈魂奇遇記(Soul),他也有參與Simulation的工作。多年來Edwin在製作團隊裡,都是提供技術性的支援,今天卻有機會擔任導演,就是因為彼思(Pixar)這個SparkShorts計劃了。
計劃目的是希望能找到更多新點子,新題材又可以用别出心栽的表現手法來講故事,沒有太多商業考慮下自然創意無限,亦為未來動畫發展,發掘出更多的人材。站在觀衆立場,能夠定期有高質素的動畫可以免費欣賞,真是一個雙贏的好主意。

Edwin本身主要是利用電腦程式製作動畫的技術人員,要擔當導演講自已的故事,必須要說服身邊工作伙伴,得到支持才能爭取資源來完成動畫製作。

首先,你需要把你要講的故事推銷給你的工作團隊,除了文字,亦利用手繪圖像幫助解構場景,Edwin承認這是對他最大的挑戰。因為製作CG動畫非常花資源,早期多用手繪畫故事板,之後才用3D軟件進行實測,由粗糙到精細,一步一步打磨至最終輸出的效果。

Beth Albright認為打做這短片的場景,可算是她對這項工作的最大的挑戰,要製作這個特别又奇異的場景,充滿浮石的空間,又有火箭發射效果(煙火、砂塵及爆破撞擊的物理特效),在沒有龐大預算下,他們不得不沿用以往電影的現成技術來製作。
另外人物造形設計,由草圖到建立模形,是個非常花時間的工序,為了降低成本,模型設定也用了反斗奇兵 4(Toys Story 4)裡的次要角色,修改成短片裡的祖母和孫兒,換上新的Shader,也是盡量善用資源之舉。
Jesus還補充,短片裡角色是沒有對白的,好處除了免去了語言不通的障外,設計對白也是很花時間的,表達故事就由角色表情和動作來交代,因此Edwin需要與動畫師緊密溝通,才可以達到用動作來講故事。
最後,六個月完成一套短片,當然不能沿用四年做一套電影的製作流程,而且短片的製作又不能影響動畫師的日常工作,就算上Render Farm渲染影片,亦需要找個空檔期。因此,時間管理也是製作短片的一個大挑戰。

如果你對Pixar的動畫短片有興趣,可以上它的YouTube頻度看看,有訂Disney +服務還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最新上架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