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邵逸夫今迎100歲壽辰 回首百年邵氏風雲

General Topic
討論一般的題目 // 如屬於其他版面的題目請勿在此版發表 !!

六叔邵逸夫今迎100歲壽辰 回首百年邵氏風雲

文章瘦肉金 » 5日 10月 2007年, 02:17

轉載 :新快報
圖檔
2007年10月4日,是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的百歲壽辰。他的邵氏電影曾經幾乎壟斷了香港的電影工業,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不倒的電視巨無霸,以他名字命名的學校建築遍布內地各個城市……這位老人所經歷過的百年,遠比他所拍攝的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要精彩動人,並且,這一傳奇還在繼續上演……

今年,也是邵逸夫到香港主持邵氏公司大局五十周年的日子,是《獨臂刀》上映四十周年的紀念日,更是邵逸夫與夫人方逸華注冊結婚十周年……

  而邵逸夫與他的邵氏王國,見證了香港電影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起飛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逐漸繁華,盡管也在八十年代後期香港電影的繁榮階段時激流勇退,但偶爾的投資制作,卻是從某個側面見證了香港作為亞洲電影王國的沒落。

  邵逸夫,一個時代的傳奇,而邵氏電影,也永遠地銘刻在香港電影的史冊裡,熠熠生輝,就如張徹在《張徹回憶錄·影評集》中所說,“邵逸夫在香港的電影史上很重要,香港的電影史可說由他改寫!現在的電視史上也占重要篇幅”。

  早期歲月

  邵逸夫生於1907年的寧波鎮海,出身於名望家族——父親邵行銀(號玉軒)開了一家規模不小的“錦泰昌顏料號”。邵逸夫是邵行銀的第六個子女(所以也常被稱之為“六叔”),名仁楞,字逸夫,英文名則為RunRun。他自幼聰慧悟性過人,年少時被送到了美國人在上海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就讀,而受到新式教育的洗禮與熏陶,畢竟當時的國內的教育盡管受到五四運動的洗禮但整體上還是相對的迂腐陳舊。

  但邵逸夫的電影生涯的直接影響人,還是他的大哥邵醉翁。當時,因為舞台劇在二十世紀初很受歡迎(電影在中國深深受到戲劇的影響,到二十年代末仍然被稱為“影戲”),邵醉翁購買下因為經營不善而意圖出售的法租界的“小舞台”劇場,並改名為“笑舞台”,以通俗劇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而此時上海的明星影片公司憑借《孤兒救祖記》風靡一時,也使得眾多商人看到投資電影的前景,於是,邵醉翁也成立了電影公司,即“天一影片公司”,意圖要“天下第一”,並提出“注重舊道德、舊倫理,發揚中華文明,力避歐化”的拍片宗旨,拍攝了《立地成佛》、《女俠李飛飛》等多部賣座作品。

  而邵逸夫,在天一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經被大哥委以外埠發行的重任,並自學攝影、編劇等,甚至是自己擔任導演,如1937年的《鄉下佬探親家》,就由邵逸夫編劇、導演,此外還有《珍珠塔》、《孫行者大戰金錢豹》等由邵逸夫擔任攝影。年少時候的邵逸夫,就已經在哥哥的幫助下,在電影制作方面學習、嶄露頭角。

  而這時期的邵逸夫,主要仍然是負責外埠市場的開發拓展,直到五十年代才到香港主掌邵氏公司。

  邵氏風雲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隨著香港電影業競爭的激烈,而邵氏父子公司因為種種緣故顯示出逐漸不如同期的國懋等電影制片公司時,邵逸夫從南洋回到香港,主持邵氏公司的制片工作,也拉開了風雲數十年的邵氏電影的序幕。

  研究香港電影的產業的鍾寶賢在《兄弟企業的工業轉變——邵氏兄弟和邵氏機構》一文中所說,“1957年,身在南洋的邵逸夫只身赴港……這一年邵逸夫已年屆五十,兄弟倆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六弟以每平方尺45仙的價錢向港府購入清水灣220號地段一幅46公頃的地皮,削山建造邵氏影城”。而從1958年12月4日上映的《妙手回春》開始,“邵氏兄弟”這個標志正式的被融入於影片當中。

  建立影城是邵氏兄弟發展的基礎,因為其垂直模式決定了其必須要有一定量的影片生產來保證片源,如在邵逸夫來港主掌之前,年產量最多的是1957年,13部,而1959年邵氏影城正式投入生產後,年產量超過20部,盡管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有所減少,但由1966年到1983年,每年的年產量都超過30部,甚至在1974年時達到了50部的高峰。

  而另一方面,招攬人才也是這個時期的當務之急,因為需要幫手才能撐起這塊影城的天地。通過朋友的介紹,邵逸夫認識了鄒文懷並聘他為宣傳主任,開始了兩個人之間在數十年間的恩恩怨怨,而鄒文懷的就任,也找來何冠昌、梁風、蔡永昌等親信到邵氏公司擔任要職;導演演員方面,邵逸夫則相繼聘請了張徹、李翰祥、楚原、井上梅次、林黛等,也培養了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劉永等明星,使得邵氏公司的明星被形容為如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但更多的是,邵氏出品的佳作,也同樣非常的多,從早期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到六十年代中期的《大俠》、《獨臂刀》再到七十年代的《刺馬》、《愛奴》、“香港奇案”系列等,甚至是八十年代的《非法移民》等低成本的作品,都是值得收藏的佳作。

  邵逸夫主掌邵氏公司的早期,與陸運濤所主掌的國懋公司形成激烈的競爭關系,雖然邵氏略占上風但整體上各有千秋,不過後來因為陸運濤的遇難導致國懋的一蹶不振,六十年代後期的邵氏公司可以說是一支獨秀,直到七十年代初鄒文懷帶著何冠昌、梁風等出走邵氏而建立嘉禾公司之後,一支獨秀的局面逐漸的發展為雙雄的對峙,而八十年代初則是加上新藝城的三足鼎立局面,而邵氏基本上結束制片工作後,香港影業也基本上是一種獨立制片的方式了。應該說,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還是適應於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的,因為當時還是處於一種起飛的狀態,就如李翰祥、張徹、王羽、陳觀泰等導演或演員也曾一度離開邵氏公司自組公司等,但後來還是回來;而成功的是鄒文懷,因為也剛好借助了李小龍的風靡的條件。

  這時期的邵逸夫對於香港電影的貢獻(不僅僅是對於邵氏電影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也使得香港電影成為了“東方荷李活”。他的主要貢獻在於:第一,盡管是出於競爭的初衷,但其以大投資資助李翰祥拍攝《武則天》、《王昭君》等黃梅戲,既吸引了觀眾的關注也使得邵氏電影在香港市場處於領先,隨後又勇於嘗試“新武俠世紀”等類型電影,促進了香港電影的男性化過程,也促進了類型的多元化發展;第二,培養了大量的電影人才,也推動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發展,如蔡繼光的《男與女》、許鞍華的《傾城之戀》(blog)等,都是由邵氏出品;第三,學習、引進大量的日本的電影工業與人才,促進港日之間的電影文化交流,也推動香港電影的發展,為香港電影在八十年代的步入黃金時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中,張徹說到邵逸夫與香港電影的關系,“邵逸夫之成為香港電影‘起飛’的人,正是時勢與英雄的配合。第一,他本人的性格、天資對電影的熱忱;第二,他的錢,由於他在新加坡的財力龐大,新加坡和香港的銀行融資相通,他可以在香港銀行無限額透支(據他那時親口告訴我);第三,他是新加坡兩個平起平坐(他和邵仁枚)的老板之一,並不需要唯新加坡之命是從(如鍾啟文,甚至作為他二哥的邵村人),而他也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香港在所有中國人社會(新加坡也是中國人社會)中最不保守,政府也少干預,本是具有‘起飛’的較佳條件,但若處處聽命於新加坡,則無異把較有利的條件降低同新加坡一樣,這也由於邵逸夫之來得以打破”。

  影業之後

  “基本上,‘邵氏’的興衰,是美國影都荷李活興衰的縮影。香港產業發達的過程自遲過美國也快過美國,故‘邵氏’與好萊塢已日趨衰落之時,而興衰過程也比好萊塢‘濃縮’了。這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興,隨著社會經濟更進一步發展而衰。所以像前面所說,邵逸夫來香港時,香港電影已具備了‘起飛’的條件,而好萊塢與‘邵氏’的衰落,也非任何個人力量所能阻止……”張徹如此的談到邵氏公司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衰落甚至基本上停產。其實,邵氏公司在七十年代後期已經逐漸衰落的趨勢,既在影片的產量上減少,票房上表現也不如意,影片整體上的質量也無法像十多二十年前那樣的優秀,甚至,邵氏還要聯合嘉禾對抗新藝城的崛起,如論者所說,邵氏出品的影片,在票房上明顯不敵競爭對手,包括嘉禾、新藝城和承租邵氏兄弟院線的德寶等新興電影公司,這些新公司熟悉新行情,可以准確掌握觀眾的欣賞口味,而制作出來的作品比較賣座……

  邵氏公司淡出香港電影制片,但並不代表他就退出了娛樂圈,而是他逐漸將工作的中心轉移到電視業方面,而在1980年時,他就擔任了無線電視的董事局主席。不過,偶爾,他還是會投資拍攝一些電影,如吳天明(blog)導演的《變臉》、杜琪峰導演的《十萬火急》、王晶的《我的野蠻同學》等,而且,2003年時,邵氏公司與中國星合作投資11億元興建“香港電影城”,方逸華也表示邵氏將再與演員簽約,拍攝新片。此外,邵逸夫也致力於慈善事業,身體力行地為香港與內地做出回報……

  邵逸夫,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領導人物,也是香港電影的傳奇!
我的最愛cg-forum.com
瘦肉金
討論區新秀
討論區新秀
 
文章: 36
註冊時間: 8日 8月 2006年, 10:44

Share On: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回到 C G 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