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ging

Siggraph Asia 2017 – Pixar’s “Coco” 動畫製作

美國在感恩節已上影的動畫電影COCO,製作團隊主要成員於28號來到會場,分享一些製作這套電影時所面對的困難及如何處理。因為電影在香港仍未上畫,我只知道故事是有關一個12歲的墨西哥小男孩Miguel(Coco是他嫲嫲的名字Socorro的縮寫),他夢想成為音樂家,在亡靈節誤入了Land of the Dead,而展開一次不可思議之旅。 Man Tam

Exploring Pixar’s Ocean Life, Educational Paths to Success in Finding Dory

今年找來三位在Pixar的電影Finding Dory裡,擔任角色製作的藝術家,在這個Education Long Talk内分享他們從讀書到入行的個人經歷。 由Trent Crow先開始介紹,他現在擔任Character Shading Artist。 接著是台灣出生的Nancy Tsang,她現在擔任Character Modeler & Rigger。 最後是香港出生的Maria Lee(在開始前我聽到她能説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她現在擔任Character

Creating Cute Characters in “Finding Dory”: Baby Dory and Destiny

由兩位女仕介紹今年上映的Pixar電影Finding Dory 裡,她們負責的角色製作過程。創建角色涉及多個部門,許多工作上的交接,以及要與許多不同範疇的藝術家之間緊密溝通。其中由Modeling,Rigging,Shading 至 Animation之間的密切合作才能實現。要確保他們有“可愛”的型像,才可以深印觀衆腦海。 首先由Nacy Tsang介紹如何製作小時候的Dory。設計“可愛”型像,典型特徵例如,較大的頭部和較大的眼睛,以及較小的嘴。“可愛”角色總是表現得脆弱和需要別人照顧他或她的年輕人。角色設計一般是手繪,但到了3D圖像製作時,必須符合某些物理規則。 例如,小Dory的眼睛可以畫得非常大,但在3D圖像中,這個大眼睛必須能夠變形並與頭部融合。平衡人物的物理限制,同時保持2D設計的造型,因此CG藝術家的挑戰必須以他們的創意來解決以上各種問 。 小Dory有著大眼睛和圓渾身軀,是基本可愛造型的元素。她過大的眼睛帶來了許多挑戰,如限制眼睛如何與眉毛和嘴巴互動。她的眼球要給人有”卜”起的感覺,但又合理地能夠整合在她的頭上。 Destiny的設計充滿挑戰,真實的鯨鯊的眼睛和嘴巴比例,與人類的差別很大。為了使她看起來像一隻鯨鯊,需要設置她的眼睛頗低和相隔很遠。嘴巴佔據了大部分面孔,嘴巴的構造亦影響了眼睛周圍的紋理。除了控制她的嘴形狀,亦要支持較大的動作,同時限制伸拉紋理。整體模型要建立成有像枕頭般柔軟的感覺,所有這些便是建構出Destiny的”可愛”型像。 在Destiny的動畫測試的過程中,因為雙眼的位置相隔遙遠,觀眾大部分時間只看到其中一隻眼睛。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嘴巴擴大時限制只往下移動,亦不會向橫再伸展。這個設定,亦符合導演們想要她的說話行為感覺像一個木偶(像芝麻街?的手套木偶Cookie Monster)。 接著是Maria介紹這兩個角色的Shading。小Dory身上的顔色配搭,是依照長大後的Dory為藍本設定。因為她是一個這麼細小的角色,身體上的圖形設計變得相當重要。圖案必須清楚易見,臉上的紋理細節易不能過於複雜。 她的色調與父母相比,較為偏翠綠,畫面上比較突出

Rigging the Oceans of Disney’s “Moana”

最新Disney動畫電影Moana,故事裡的世界是發生在太平洋群島,使得海洋成為整套電影的一個重要角色。所以Disney Animation Studios開發了三個給海洋專用的 Rigs(骨架連鎖控制工具),用於建立所有海洋形態變化的基礎工具。這些工具使藝術家能夠輕鬆地描繪和設定各種各樣的海洋類型,如公海,平靜的海洋,暴風雨的海洋,潟湖,海岸線和廣闊的海洋背景,它可以是伸展到跨越數百公里的地平線。Jonathan Garcia 為我們介紹在開發這些海洋Rigs時的技術和面臨的一些挑戰。 首先人手方面,由兩個部門來處理兩種水(Procedural water 和 Simulated water)。Environments team透過Procedural water製海水本體並用於創建巨大的“水平面” ,然後使用上Tessendorf Waves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